随着“颜值经济”崛起,我国医疗美容注射产品行业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其中,以透明质酸(玻尿酸)、胶原蛋白、胶原刺激“再生”类制剂、肉毒毒素、外泌体等为代表的医美注射类产品更是受到市场及求美者青睐。
以玻尿酸市场为例,根据沙利文数据分析,2020年全球透明质酸原料市场销量达到600吨,2016-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14.4%。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玻尿酸原料生产销售国,2020年中国玻尿酸原料的总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81.6%。预计未来中国医疗美容类玻尿酸终端产品市场规模将继续快速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现,截至2023年底已经获批玻尿酸产品达34款,其中,高德美先后获批上市8款产品,含7款瑞蓝品牌系列产品和1款法思丽品牌产品。其次是艾尔建乔雅登系列先后获批7款、LG伊婉系列先后获批4款、菲欧曼系列先后获批2款、保柔缇系列先后获批2款,其他进口品牌先后审批11款。在如此多的选择下,求美者如何精准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审美“个性差异化”需求下又该如何规范行业发展?
对此,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面部年轻化分会会长、爱思特医疗美容集团总院长李勤教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玻尿酸的应用要以求美者的需求为依据,从材料的理化特性选择更合适的产品进行针对性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医生的审美和技术要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有选择性地应用技术和产品,与求美者同频,完美体育网页切勿故步自封。
“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国内正规医美医生的缺口非常大,相关经过正规医美培训的高素质人才数量较少,因而需要重视继续教育,针对医美行业从业者进行技能培训,对医疗美容相关知识和技术进行补充性学习。医疗美容的行业特点对从业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勤说。
《21世纪》:根据您的观察,中国求美者最关注面部年轻化的重点是不是集中在中面部?有怎样的特点?
李勤:年轻人的关注点更多在鼻部、下颏等轮廓线岁的中年人群,关注点更多集中在眼周、口周和中面部这几个部位的年轻化治疗。
其实从科学角度,我们从来都注重整体观,仅仅中面部调整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求美者通常同时存在鼻唇沟、泪沟和苹果肌凹陷等多个部位的求美需求。在治疗过程中我们更需要看整体,聚焦个性美学整体定治方案。
何为“个性美学整体定治方案”?通常求美者的诉求只是关注到中面部一个点的问题,但作为专业医生就需要在了解求美者的诉求后,帮助他们解决中面部的整体问题。举例来说,医生选择NASHA凝胶技术的玻尿酸产品是由于G’值高,骨性支撑强,适合静态塑型。而OBT凝胶技术的玻尿酸产品兼具平衡的拉伸力和支撑力,适合做动态塑型及填充,把两种凝胶技术的玻尿酸产品结合使用,达到优势互补的更佳效果。
《21世纪》:提到关于个性美,对于专业的医生而言,应该如何正确理解这三个字?如何对不合理的需求做好沟通?
李勤:医生的有效沟通非常重要。中国的医美相比韩国、港台等地起步晚一点,在医美刚盛行时,一些国人选择追逐韩风和港台风,争相模仿和跟踪明星。十年前甚至五年前,人们的审美选择跟着明星、“网红”走,但近年来大家的观点在逐渐改变,更注重体现自己的“个性美”。其中的主要原因一是大环境的经济水平变化;二是市场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近来,大家逐渐意识到要打造不一样的美,体现自身特色的美,这时候更需要医生与求美者充分沟通,从求美者的自身条件和特点出发,将其优势凸显出来。例如,鼻子不够高,脸比较宽,就需要把求美者的中线轮廓打造出来,体现求美者轮廓之美。医生要用专业知识给求美者科普,告知求美者跟风与潮流是短暂的,体现个性化的美才有生命力。我们注意到前几年跟风的“小俏鼻”“欧式眼”,现在又被要求修复回来了。
《21世纪》:求美者在临床选择产品的时候,哪些标准或者维度是需要去考量的?如何规避劣质产品风险体现就医的安全性?
李勤:近期医美讨论的热点话题就是“馒化”(面部过度填充综合症),它是玻尿酸、脂肪或其他注射材料过度填充后所出现的不自然凸起,在面部表情时显得更为明显,使得填充部位的皮肤看起来像馒头一样。为什么会出现馒化呢?其实它涉及到注射技术和产品应用这两个维度的选择。
一方面,医生的注射技术和审美,比如医生在注射某个位置时,首先需要考虑选择什么理化特点的产品?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注射层次和剂量,而审美的时候还要将面部静态和动态表情相结合,不仅要在静态下,还要在笑起来的动态表情下去观察自然程度,这考验的不仅是医生的技术,更有医生的审美度。
另一方面,医生对产品的认识和理解。近几年来,更多的玻尿酸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对一个医生来说日常常用的品牌也就3-4种,医生对于不了解的产品不会去选用,而在选择产品时,还需要查阅国内外文献,只有经过长期安全性验证并能提供丰富临床试验数据的产品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更有保障。
《21世纪》:现在求美者接受的讯息很混乱,例如会有非正规的医美直播,会收到混杂的信息。那么,求美者在诊疗过程当中最应该关注哪些问题?
李勤:对于没有经验的小白求美者怎么选择机构和医生?我觉得“货比三家”最关键,求美者可以到公立医院去探访的同时也到民营医院去看一看。比如咨询眼周抗衰治疗时,可以先听听某位医生对眼周治疗的见解,再听听另一位医生的治疗方案。在多家比较之后求美者逐渐就能判断出医生到底是从商业的角度给建议,还是从关心求美者的角度给方案。
《21世纪》:现在有很多小诊所以及医师不规范的操作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那么,在医师培训层面是否也需要加紧规范化的布局?
李勤:中国医美医生缺口太大,医美的主力军主要是整形外科和皮肤科医生。要做一名合格的注射医生,没有5-10年的临床历练是难以做到的,因为这期间需要大量的经验和技术积累,还有审美能力的不断培养和提升,而审美能力对于医美从业者而言至关重要。
另外,医美医生需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我们看到一些医生手术做得很漂亮,但为什么转做注射就不够成功?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由于注射医生沟通能力很强,要有同理心与客人共频,通过交流了解其诉求在哪里?然后帮助他们找到解决方案。而这个方案需要先从整体考虑,再来制定“个性化美学定治”方案。目前,专业学会和一些头部医美公司都在帮助医生进行不断培训,但要全面提升医美医生的技术水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任重而道远。
《21世纪》:这两年,国家层面不断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明确规定医疗美容服务属于医疗活动。您如何看待这一市场趋势?
李勤:我们看到在经过多年的治理整顿之后,中国的医美市场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一方面是国家监管越来越严格,经常检查机构使用的产品是否正规?医生是否资质齐全?另一方面现在互联网非常发达,一有问题舆论很快就会发酵曝光出来,这也倒逼医美行业走向正规化。
当然,医美行业在逐渐走向正规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机构良莠不齐的情况。例如,也存在相当多的生活美容院和会所等非正规医疗场所,违规从事医疗美容服务。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网上授课的“医生”,或者也有一些参加培训的“医生”,实际上都不是学医出身,这样训练出来的注定是注射“杀手”。
值得肯定的是,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强对医疗美容行业的监管。当前无论是针对上游制造商、还是下游医美机构及其宣传平台,立法执法机关已逐步从由被动治理转为主动出击,整治医美乱象,净化行业环境,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及监管系统。只有不断加强监管,才能让有资质、有品质、有保障的医美机构和平台脱颖而出。基于此,我们需要持续呼吁和强调,求美者一定要选择在正规医美机构,由正规医美医生、使用正规产品进行医美治疗。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陈世卿:希望在中国先做出分布式智能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