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网站当前,胶州市抢抓上合示范区建设国家战略,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有强烈指向性。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主动对接深耕上合示范区的海尔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依托牵头成立的上合示范区(青岛)产教联合体平台建设,联合高职院校统筹行业产业资源、推动产教全要素融合,中高企协同联动构建一体化产教联合体——上合·海尔智家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简称“海尔学院”),实施“3(中职)+1(企业)+2(高职)”梯度育人模式,推动先进制造业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变革需求侧紧密对接,破解专业与产业彼此脱节难题,打通学历与岗位交互提升通道,实现职业教育与职业发展双轨同频共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现代职教体系改革迫切。现代职教体系改革迫在眉睫,为身处改革发展关键时期,作为县域职业教育主力军的胶州职教中心学校,提出了如何立足“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新发展形势,突破瓶颈助力胶州上合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升级,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的时代新课题。
校企深度合作是育人需要。学校与海尔集团开展合作可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海尔深度吸纳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就业。2011年海尔(胶州)空调器有限公司落户,掀开校企合作崭新篇章: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冠名班——工学交替生产性实训——校中厂与厂中校……双方就合作办学的各种形式进行有效探索,形成紧密型产教联盟。伴随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和“工赋青岛·智造强市”城市品牌等项目,海尔集团在上合示范区战略布局卡奥斯项目,“再造一个新海尔”发展规划将吸纳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与升学并重的办学导向。面对职教体系改革和国家战略机遇,学校将打造产教联合体主动融入上合示范区产业变革触发的对“新变化、新方式、新技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需要,以校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创新推进职业教育与海尔集团等领军企业深度合作,联合高职打通升学通道,“中高企”三耦合异体同构、就业与升学并重,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接受高层次职业教育和企业对获得高技能人才的“双向需求”。
立足学技,培育文化型海尔学院。与海尔集团、丰光精密等行业龙头领军企业,并联合相关联办专业的泰山职业技术学院、青岛工程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共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实训中心,培育文化型现代产业学院。学校与智能制造行业“龙头”海尔集团深度沟通,双方就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反复交流论证,率先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中开展试点,挂牌成立“上合·海尔学院”。学院立足“德以修身,技以立业”的校训,融入海尔“人单合一”的企业文化,注重“精耕细作”工匠精神的传承,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精神,为学生“学中做”“做中学”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企业深度参与组建产教联合体持续发力。
学校密切对接海尔、服务海尔,升级“海尔学院”为“市域产教联合体”,囊括海尔胶州空调、海尔中央空调胶州基地、卡奥斯智能互联工厂和海尔日日新客服等实体经济板块。学校机电专业对接胶州空调和中央空调,计算机专业对接鼎新电子和领智电子,物流专业对接日日新客服,全面升级制造业、物流业等新业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增强服务产业变革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办学能力。
深度合作,融通双线式管理体系。实施“双负责、双管理”双线管理体系,由学校校长任院长,负责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规划、组织、实施;海尔(胶州)空调器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副院长,参与培养方案、共建课程、导师选拔、企业评价标准等办法的制定,负责研究成果在企业的推广应用。学院下设办公室、实训中心、教研部等部门,校企双方同派人员协同开展工作。校企共同拟订《学院实训基地建设运行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项目四方协议书》等文件,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
兼顾升学,创新“3+1+2”中高企一体化办学梯度。打破原有中职、高职分段培养模式,在培育“海尔学院”基础上,学校主动沟通泰山职业技术学院、青岛工程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中、高、企三方合作实行“3+1+2”长学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先在产业学院以学徒学生双重身份完成3年“校中厂”学习,然后到企业进行1年“厂中校”高水平技术技能锤炼,再由企业承担学费进入合作高校进行2年高职学习。学生毕业后回企业就业并成长为助理工程师,实现学历提升与岗位进阶“双提升”。
加强“双主体、双导师”育人队伍建设。依托《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企“双主体、双导师”育人队伍。双方精心选聘5名海尔首席技师和16名学校高级技师担任培训讲师。每周安排10节课,由企业导师负责授课。每学年校企双方互派导师挂职锻炼,开展专题性专业培训。以海尔为主导,学校教师参与课题攻关、项目开发,畅通“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职业“绿色通道”,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融合发展。
构建“新产业、新技术”核心课程体系。围绕“3+1+2”中高企一体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新产业、新技术”要求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开发适应生产岗位需求、匹配职业资格认证的校企融合课程,校企共建“六对接六化”的人才培养框架,达到教学标准与生产标准“双轨互通”。以“岗位(群)任职要求、职业标准、技术要求、工作过程或产品”为主题内容,编制“活页式教材”,组织编写校本专业教材,构建适合企业需要和学生职业发展的融技能与素养为一体的“双螺旋”核心课程体系。
推进“岗位需、证书跟”教学内容改革。按照“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岗课赛证相融通教学原则,把海尔智家获批的工业互联网网络运维等“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和企业最先进生产技术相结合,引进岗位实践教学,实施教学内容“1+X”制度,让每名学生获得“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把学历层次教育与海尔岗位成长相结合,专业教学内容与海尔生产规范相结合,岗位课程设置与证书考核内容相结合,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齐头并进”。
深化“学徒轮、工学替”岗位实训模式。实施具有海尔品牌文化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中高企三方联合设置专业招收学生。企业在学校投资近500万元建立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感知设备、工艺、流程等真实生产情境,进一步融会工匠精神。工厂设立“厂中校”实训生产线,开展工学交替等实践性教学。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系统设计实训环节,开展新生岗位认知、模拟岗位实训、真实岗位生产、毕业实习等,形成海尔学院特色实训教学模式,为学生获得全方位技术技能锤炼奠定扎实基础。
放大平台效应,对接社会技能培训。将海尔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打造成为非营利性“职业培训机构”——海尔企业技能培训中心,面向社会开放,针对企业和社会人员进行培训。帮助企业或社会有需求的新入职员工、在职员工、下岗职工、农民工、注册职业学校学籍,对表现优秀的员工,支持直升国家开放大学进修,提升职工文化素质和学历水平,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
吸引多元投入,做强仿真实训基地。胶州市政府投资2.8亿元扩建学校现代产业学院教学楼、实训楼,投资1.4亿元新完美体育网页建融合型智能制造大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海尔集团投资500万元建设海尔学院实训教学场所,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双创基地——海尔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学校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被教育部纳入全国职业教育示范性建设项目,是青岛市中高职唯一入选单位,涵盖汽车、机电、数控等专业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系统建设配套的课程、教材、教师团队、效能评价等虚实结合实训资源,为海尔学院产教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力产业发展,提升关键办学能力。提升专业与产业匹配度,围绕上合产业变革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新增“工业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等适合长学制、一体化培养的新兴专业,培养具备机电专业基础知识、质量检测标准操作等专技人才,始终将专业建在产业链上,破解核心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对接领军企业共建上合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海尔集团深耕上合示范区,总投资130亿元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项目业已投产,加上原胶州海尔工业园区以及海尔中央空调智能制造胶州基地新业态,新增10000余岗用工需求,校企合作共同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前途广阔,人才培养由“谋业”向“人本”转向的空间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