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0日,山东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5月1日起施行。《条例》是对我省职业教育体系的一次重大改革和完善,对于指导和规范我省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影响。
目前,我省有高职院校89所、校生119.6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413所、在校生88.29万人,各主要产业新增从业人员70%来自职业院校。职业教育为我省推动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为“走在前、开新局”塑造了新动能新优势,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新《条例》聚焦提质培优、增值赋能高质量发展,明确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从政府层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完善体系建设,构建多元办学格局,推动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畅通学生成长途径,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进一步将规模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形成服务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强大动力。作为首批“双高计划”建设高校,学校将以新《条例》实施为契机,深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助力现代职教体系新模式和山东试点建设,积极服务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强省和技能型社会建设。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关键。新《条例》一方面要求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另一方面鼓励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双向流动、相互兼职,突出技能教育特点,让学生真正学到一技之长。学校将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一是实施引才聚智计划,拓宽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健全柔性人才引进机制。“外引内培”双轮驱动,鼓励在职教师学历提升,形成“博士+技能大师”高层次人才领军格局。二是实施教师教学能力达标工程,开展“卓越讲坛”“精品展坛”“教学沙龙”培训活动,坚持新老教师传帮带,支持教师赴海内外高水平大学访学研修,持续提升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三是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激励机制,吸引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到校兼职任教。鼓励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探索推行兼职教师参加高校教师资格认定,着力提高兼职教师教学能力。
产教融合既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办学优势,更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新《条例》着力推进学校和行业、产业紧密对接,通过“建设区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多种方式推动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促进学校与企业成为命运共同体,打造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下一步,学校将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两翼”建设走深走实。一是通过策划和组织各类交流会议、论坛和展览等活动,积极推动牵头组建的4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1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作,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产教融合共同体、产教联合体,提高人才培养适应性。二是发挥学校在轨道交通、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优势,精准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优势产业,进一步扩大现代学徒制、现场工程师、企业订单、学校卓越人才培养等项目,将产教深度融合的成果落实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上来。三是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实现科技创新与教育教学的深度交汇与融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专利转化,做大做强社会培训,提升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
职业教育工作的主线是高质量发展,增强适应性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新《条例》把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趋势,将优化调整专业设置、打造数字化、智能化课程教学资源平台等提升适应性的实招升格为法律规范,为培养适应产业升级需要、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夯实法治基础。学校将在以下方面精准发力,一是紧密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与我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二是校企共同研制高水平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和实训条件建设标准,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实现学生就业即上岗。三是深化数字赋能应用,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创新数字技术,优化专业课程内容,加快推进“数字化+专业”建设。推进数字赋能教材内容变革,强化学生数字技能的培养, 实现学生上岗即胜任。
“职教出海”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用职业教育发展的硕果反哺于产业振兴和国家大计,是职业教育的责任和担当。新《条例》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出建设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打造班•墨学院等国际职教品牌。下一步,学校将深入推进“职教出海”。一是以轨道交通和智能制造专业群为引领,推进中蒙职业技术学院、老挝“班•墨”学院建设,做强“中文工坊”。开发更多职教国际标准、双语教材和培训包,开展多种形式海外技术服务,打响境外办学品牌。二是发挥轨道交通办学优势,高标准完成承担的国家教育援外项目“助力老挝系统化建设轨道交通职教体系”任务,服务中老铁路建设,服务中国高铁走出去,同时积极扩大境外企业员工培训,促进海外本土员工技能提升,助力提升国家援外项目影响力和经济效益。三是高标准办好中俄乌拉尔国际轨道交通学院,引进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教育教学方式。探索与东盟国家知名高校合作办学,开设“铁道类”专业的国际生专班,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探索“2+1+1”国际学生培养模式,为境外的中资企业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2024考研拉开大幕 2275人在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考试 学校为考生免费提供考试用品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获奖者陈嘉川:致力于绿色造纸 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获奖者陈嘉川:还要再接再厉 为行业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做出新的贡献
赏曲艺、品非遗、赶大集、逛花灯……这个元宵节一起打卡2024年中国胡集书会
跨区域“揭榜挂帅” 山东企业在青海攻克氯化镁脱水世界级难题【稳扎稳打有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