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集团新闻

权威发布|东营召开职业教育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23-12-07  来源:

  12月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东营市职业教育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到东营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董玉奎,东营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培禄,东营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仲卫部,介绍我市职业教育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权威发布|东营召开职业教育工作新闻发布会(图1)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积极构建校企密切合作、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有机衔接、职普相互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体系,服务区域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搭建了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在职业教育定位上更加明晰,明确了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进行了明确定位,规定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而实施的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国家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实现了职业教育从“层次”到“类型”的转变。

  (二)在职业教育体系上更加完备,构建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培养模式。职业学校教育分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和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由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由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校实施。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可以读大专,还可以上本科,取得本科以上学位,畅通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发展通道,给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上大学打通了路子,满足了中职学生接受高层次学历教育的需求。

  (三)在职业教育实施上强调多元办学,更加注重企业的主体作用。职业教育的使命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离产业最近的一类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保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政策设计上,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主体地位。企业可以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等要素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对企业举办的非营利性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可以采取政府补贴、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扶持措施,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生均经费等给予适当补助。行业企业可以深度参与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教材开发、培养方案制定、质量评价、教师培养培训、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全过程,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四)在提升职业教育地位方面有重大突破,为职业学校学生营造了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在政策方面赋予职业学校在机构设置、人才招聘、职称评定、内部薪酬分配、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处置、专业设置、教材选用、教学组织等方面更多自主权。进一步畅通职业技能人才发展空间,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高等职业学校和实施职业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在招生计划中确定相应比例或者采取单独考试办法,专门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不得设置妨碍职业学校毕业生平等就业、公平竞争的报考、录用、聘用条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岗位,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这些制度和举措既打开了职业教育学历“天花板”,也打通了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的通道。

  (五)在国家层面提出了“一体、两翼、五重点”工作布局,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一体”是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即围绕区域发展规划和重大战略,在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等方面改革突破,以点上的改革突破带动面上高质量发展,优化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生态。“两翼”是指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即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区域产教联合体,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五重点”,是指围绕职业教育自立自强,设计的五项重点工作。一是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二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三是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四是拓展学生成长成才通道,五是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

  我市现有高职院校3所,中职学校9所,技工院校1所,在校生6.83万人。有省规范化中职校6所,省中职示范校4所,立项建设省高水平中职校4所。东营职业学院入选国家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工程,东营市技师学院成功创建为山东省技工教育特色名校。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分别投资14.03亿元、4.16亿元、2.64亿元建设了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和市中专学校、市化工学校新校区。全市有10个职业教育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获批专项债券额度15亿元。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新校区、东营职业学院公共实训基地、东营区职业中专现代服务实训中心、市技师学院共享性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一批项目正在建设中。

  (二)优化专业设置,提升办学水平。建立职业学校专业随区域产业需求动态调整机制,每年对专业进行审核备案,目前全市设置中职专业点95个,高职专业点118个,覆盖国家职业教育专业目录17个大类,专业大类覆盖率89.5%,建有国家级骨干专业6个、省级高水平专业6个,省级品牌专业13个,市级品牌专业20个,基本建立起了符合地方产业和经济社会需求的专业体系。

  (三)实施教学提质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市职业学校建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12个,获评全国模范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等省级以上称号的教师121人。深化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升学与就业取得可喜成绩,近三年来,全市中职学校毕业生25279人,其中直接就业6146人,占比24.31%,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18741人,占比74.14%,就业率98.45%。高职院校毕业生30029人,其中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6210人,占比20.68%,直接就业21781人,占比72.53%,就业率93.21%。

  (四)深化产教融合,赋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东营职业学院、市技师学院、东营区职业中专被评为省产教融合示范单位、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校。蓝海集团、国瓷功能材料等7家企业入选省产教融合企业培育库。各职业院校通过“订单班”“冠名班”等方式,与行业企业共建了一批实训基地、特色专业,组建产业学院21个、产教联盟22个、专业教学联盟 53个。

  我市将以高水平学校和专业建设为引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多措并举加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一)加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市级统筹规划职能,研究制定职业教育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技工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发展方向,进一步强化中职基础地位,发挥高职引领作用,积极争创职业本科教育试点,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紧密对接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坚持和遵循职业教育支撑在产业、依托在企业、动力在市场的原则,紧紧围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和东营市“5+2+2”产业体系,研究制定职业教育与重大产业布局战略匹配方案,统筹中职、高职、技工教育专业设置,一体化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案、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

  (三)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加强合作,促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联合举办学科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技能培训基地,培育一批校企一体化办学项目和校企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用好校企合作支持政策,落实财政税收优惠和土地保障政策,有效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深度融合。

  (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继续升学、就业和创业3种培养模式分类招生并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明确学生培养目标,促进人尽其才。对定向就业生源按照双方自愿原则签署协议,开展订单或冠名教育,实现培养和就业双元制。学校根据定向生源的就业岗位专业特点,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开展教学研究等。

  (五)提升职业学校师资水平,建设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在学校设立大师工作室、在企业设立名师工作室等方式,加强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双向流动。开展职业教育课题研究,举办教学能力大赛、班主任能力大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六)加强宣传,营造职业教育发展良好环境。指导各职业学校制定招生计划和招生简章,做好中职学校招生工作。组织好“职业教育活动周”等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宣传活动,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职业教育发展良好环境。

  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我们在这方面都有哪些举措呢?

  职业教育作为离产业端最近的一类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多年来职业教育的重点工作。市政府办公室和市委教育工委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化产教融合八条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产教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下一步我们将着重在以下几方面持续发力,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一牛鼻子工程抓出成效。

  一是分产业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对接地方优势产业集群,支持职业院校骨干专业(群)与地方企业在重点行业和领域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联合开展产教布局优化、急需人才培养、短板技术攻关,全链条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目前东营职业学院、东营科技职业学院等高校已经联合优势特色产业组建了高端化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二是分区域组建产教联合体。对接区域协调发展布局和全市人才集聚雁阵格局,支持产业园区依据区域优势产业链和特色产业集群,组建涵盖驻地职业院校和相关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的产教联合体,围绕产业链和教育链充分汇聚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资源。目前我们已经组建了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广饶经济开发区两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

  三是分专业组建产教联盟。支持以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为主体、以专业或专业群为纽带组建校企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产教联盟,共建“校际、校企命运联合体”。推动职业教育嵌入式支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打造一批产教融合示范校、示范专业、示范实习实训基地等校企一体化合作育人项目,促进产教融合走深走实。

  四是结合产业需求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发挥各级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推进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职业标准紧密对接,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完美体育

  五是广泛宣传产教融合支持激励措施。落实产教融合型企业及产教融合项目在项目审批、用地政策、购买服务、金融支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有效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融合。

  当前家长和学生报考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热情还不高,请问我们采取什么措施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提高家长和学生报考中等职业教育的热情?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急剧增加,社会上出现了企业用工荒、技术技能人才缺乏等情况。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在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和战略,并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2022年对《职业教育法》进行了重新修订,以法律形式明确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同等重要的两种不同类型教育,为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出了一系列支持鼓励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清除了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为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习对职业教育专门作出批示,强调指出: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和重要地位必将得到进一步确立。要扭转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职业教育的偏见,需要我们在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职业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等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切实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继续推进高水平学校和特色化专业建设工程,打造一批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样板和标杆学校,建设一批校企合作紧密、培养模式先进、质量效益显著的特色化专业,引领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基础。开展职业学校教学提升工程,深化理实一体化、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增强专业课教学的实践性、体验性、职业性,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是畅通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升学渠道,打造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立交桥。破解职普分流焦虑,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关键在于能否为中职生提供充满希望的上升通道,让中职教育成为职业教育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满足职业学校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需求。因此,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中职生有更多机会上大专、上本科甚至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才是重点。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健全完善中高本纵向贯通和职普横向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目前我市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正在积极争取开展本科职业教育试点工作。我市自2020年在高中阶段开展职普融通试点以来,每年都有1000多名普通高中学生转入职业学校学习。全市中职学校每年有74%以上毕业生通过自主招生、职教高考等形式升入高职院校或本科高校就读,高职院校每年有20%以上毕业生升入本科高校就读。在畅通升学渠道的同时,我们还强化就业创业教育,加强就业指导,提升就业质量,完美体育近几年我市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达到98.45%和93.21%,职业教育吸引力明显增强。

  三是全面落实国家在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地位方面的激励政策。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落户、参加招聘、公务员招录、职称评审、晋升等方面,与普通学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招录、招聘技术技能岗位人员时,应当将技术技能水平作为录用、聘用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深入贯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将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计划,享受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享受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有关政策待遇。积极推荐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团代会代表等的人选。

  四是加强宣传,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组织策划好每年职教活动周内容,面向学生、家长和社区居民设置开放场地,开展职业体验观摩、校园文化及校企合作成果展示活动;邀请劳模工匠、优秀毕业生进校园开展宣讲,用工匠精神、劳模精神鼓舞学生;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到社区开展居民健康护理、家用电器维修保养服务等惠民便民服务活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国家支持职业教育的相关激励政策和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引导社会正确认识职业教育,逐步消除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误解和偏见。

  服务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请介绍一下我市在“提升职业学校师资水平,建设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目前,全市中职学校专任教师共1543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占18.92%,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10.37%,双师型教师占44.75%。高职院校专任教师1355人,副高级职称以上占38.1%,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67%,双师型教师占71.9%,全市职业学校专任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和双师型教师比例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一是实施教师队伍学历和实践能力“双提升”工程。积极开展学历提升行动,支持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深入落实职业院校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制度,鼓励教师在企业设立名师工作室,推进专业课教师每年至少累计 1 个月以多种形式深入企业实践实训,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二是搭建高水平教师团队培育载体。通过开展职业教育重大课题研究、举办教学能力大赛、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精心培育一批职业教育名师、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大师名师工作室等领军人物和顶尖团队。

  三是鼓励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重点在企业建设一批培训基地,将职业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行业企业先进技术等纳入基地培训必修模块,依托基地合作开展教师和企业员工培训、课程开发、实践教学、技术成果转化等。

  四是建立企业人才教学专家库。为弥补职业院校专业实践教学师资不足,支持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员、能工巧匠等纳入专家库,全职或兼职到职业院校工作,在职业院校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推动形成“固定岗+流动岗”、双师结构与双师素质兼顾的专业教学团队。

相关新闻